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苏小青,郑世群.福建省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价值[J].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,2001(2):79-80.
[2] 何小弟.彩色树种选择与应用[M].北京: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5.
[3] 刘初细.中国珍稀野生花卉[M].北京:中国林业出版社,2001.
[4] 李彩云.厦门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[J].西北林学院学报,2004,19(3):152-156.
[5] 刘薇萍,杨从玉,王春彦,等.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彩叶植物调查研究[J].金陵科技学院学报,2004,20(2):46-48.
[6] 徐自坤,教忠意,刘国富,等.武夷山保护区野生槭属植物资源调查[J].江苏林业科技,2008,35(1):28-31.
[7] 张礼勤.福建将石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研究[J].福建林业科技,1994,26(4):65-69.
[8] 吴维坚,鞠玉栋,张树河.漳州城市园林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[J].福建热作科技,2005,30(4):43-45.
[9] 吴大荣.福建省的木兰科观赏树种资源[J].林业科技开发,1994,30(3):15-17.
[10] 丁一巨,张礼勤,李钢,等.福建省将石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[J].福建林学院学报,1992,12(4):384-390.
[11] 吴大荣,丁莉萍,李家和.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[J].林业科技开发,1992,4:14-16.
[12] 林鹏.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[M].厦门:厦门大学出版社,2003.
[13] 兰思仁.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[J].林业科学,2003,39(1):36-43.
[14] 黎维英,林道清,林致盛,等.福建藤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多样性研究[J].福建林业科技,2003,30(1):28-31.
[15]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(福建植物志)编写组.福建植物志(第一至六册)[M].福州: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2,1985,1988,1990,1993,1995.
[16] 林鹏.福建植被[M].福州: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0.
[17] 梁鸿燊.青云山风景名胜区野生花卉资源研究[J].林业科学研究,2004,17(3):356-361.
[18] 谢惠琴.梁野山珍稀植物观赏特性及其保护与利用[J].福建林业科技,2004,31(2):104-108.
[19] 苏金强,林秀香,黄阿凤.福建省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[J].福建热作科技,2005,30(4):43-45.
[20] 王建文.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及多样性研究[D].福州: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,2005.
[21] 林鹏,李振基,张健.福建君子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[M].厦门:厦门大学出版社,2005.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潘云龙,林晗,陈灿,等.福建岛屿林业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[J].福建林学院学报,2016,36(03):380.[doi:10.13324/j.cnki.jfcf.2016.03.021]
PAN Yunlong,LIN Han,CHEN Can,et al.Document analysis of forestry research paper on Fujian islands[J].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,2016,36(03):380.[doi:10.13324/j.cnki.jfcf.2016.03.021]
[2]游章湉,陈世品,陈子英,等.闽台裸子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格局比较[J].福建林学院学报,2017,37(03):317.[doi:10.13324/j.cnki.jfcf.2017.03.012]
YOU Zhangtian,CHEN Shipin,CHEN Ziying,et al.Analysis of Fujian and Taiwan gymnosperm flora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[J].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,2017,37(03):317.[doi:10.13324/j.cnki.jfcf.2017.03.012]